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鲁秦

仙月湖畔走出来的涂鸦人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西行散记之美丽富饶的陕北(原创散文)  

2010-11-09 10:40:13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 陕北,陕北,我魂牵梦绕的陕北。二十年后,我又回到了这片蒸蒸日上的热土。

       二十年前的黄土高原,满目皆是裸露的黄土,每到雨季河水裹挟着黄土滚滚东流,由此孕育了黄河等河流的黄色。西行一路走来,眼下的陕北高原触目皆绿,裸露的黄土已经披上了绿装,绿化、美化一新,已经成了绿色高原。

       过去,陕北在我的印象中,是黄土高原,是极度缺水的干旱区,是植被稀疏的荒原。我所乘坐的大巴,正行进在西延高速公路上,在金秋十月蓝天的映衬下,从车窗向外望去,满眼都是望不尽的绿色。公路两边是成行的防护林,有的是松柏,有的是榆树,有的是杨树或柳树。再远一点的是成片的庄稼,那些庄稼一片一片的,在风中摇曳着,抒写着无尽的绿色。放眼远望,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,在绿树的掩映中,绿意绵绵。就这样,我乘坐的大巴一直穿行在绿色长廊中。中午以后,过了黄陵,我们才算到了真正的陕北高原,这里山峦起伏,郁郁葱葱,翠色欲流,整个地貌分为峁、塬、梁、坡、川。茆上、塬上绿树纷呈,梁上、坡上人工林成行成排;川道里庄稼连片。从峁上,到川道,自上而下,层层的绿色枝蔓正在黄土高原上轻盈曼舞,挥洒着大写的绿,把黄土高原覆盖在了绿色之中。
      据了解,这些年,陕北各级领导和老百姓,非常重视绿化和生态工作。本世纪以来,退耕还林工程、天然林保护工程、“三北”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得以稳步实施。目前,陕北森林覆盖率达78%,陕北人民为“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”正在不懈努力着。榆林的毛乌苏沙漠都披上了绿装,星星点点没有绿化的沙地都用细细的绿色防护网罩着,防止沙尘飞扬。

       过去,陕北是贫困的代名词,贫穷、落后,交通不便。而今的陕北,已经是富裕的象征,丰富的矿产资源像印钞机一样把成捆的人民币扔到了陕北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,地赋山馈,陕北已经凭借丰富的资源迅猛崛起。靠煤炭和天然气,神木、府谷、靖边三县成为2010年全国百强县,因为有钱,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富饶美丽的陕北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。

       2009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表明:经对全省83个县(市)经济发展、经济结构、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,2009年度名列前10位的县(市)依次是:府谷县、神木县、靖边县、志丹县、高陵县、吴起县、韩城市、黄陵县、凤县、安塞县,即2009年度“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”。十强中陕北占六个席位,前四位都在陕北,可见陕北经济的崛起速度之快。
       在西安的几天,接触不少人,谈起陕北,西安人已经有谈虎色变的神态,陕北的富人跑到西安买房子跟买菜一样,打个电话捎带着就可以买下几套,陕北人把西安的房价炒起来了。陕北人不仅是把西安的房价炒热了,本地的房子都贵,县城的房子都到了4000—5000元一平方,比沿海中等城市的房价都高。而我所在的昌乐,今年也曾冲击全国百强县,房价仍在每平方3000元以下价位徘徊。

       陕北,已经成为富裕的象征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2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